双赢彩票重庆对口支援昌都——十轮接力且看藏东巨变
发布时间:2024-07-29 21:24:40

  双赢彩票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论起素有“高原小重庆”之称的藏东昌都,其与巴渝重庆的相似之处还真有不少——同样是山水环绕之城,相似的地势错落,同样独特的建筑风格,此外还有随处可见“重庆元素”的学校、医院、餐馆等。30年的对口,让巴渝重庆这座热情山城与藏东昌都这颗闪耀明珠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

  自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对口任务以来,重庆市先后选派10批干部人才对口支援昌都市级单位以及察雅、芒康、类乌齐三县,重庆市级有关部门和对口支援区等单位从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援助,并不断拓宽援助领域、丰富援助形式,实现了由“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转变,为推动昌都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城乡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市县乡村的医疗、教育水平得到提高,越来越多的昌都籍群众走出家门实现区外就业……这些都离不开重庆市对昌都的援助支持。

  “如果没有民生的改善,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将变得毫无意义双赢彩票。”承诺的背后,是重庆市对口留下的一缕缕印记。

  对口30年来,重庆市一批批工作队始终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放在对口工作的首要位置,累计实施民生项目814个,投入各类资金32.24亿元,推动医疗卫生“补短板”、教育“斩穷根”、民生设施“打基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今年5月,一位动态心电图显示合并多种心律失常、有时全心停搏高达11秒的80岁老阿妈,在昌都市人民医院成功重获了“心”生。这是昌都市人民医院首次成功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案例,也是重庆市医疗成果的精彩一瞥。

  聚焦医疗,30年来,重庆市累计选派专家486人,援助建设和设备资金约2.1亿元,帮助昌都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100余项、5家医院加入重庆市11个医联体和32个专科联盟,率先探索“组团式”医疗并在西藏地区全域推广双赢彩票,帮助昌都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芒康县人民医院、类乌齐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断满足藏东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自1995年对口以来,重庆市选派3批次90名优秀教师“组团式”援助昌都第一高级中学,55名优秀教师参与“万人援疆支教计划”对口支援芒康、察雅、类乌齐三县学校。教师在昌都累计听评课4800余节,举办讲座100余堂、教研活动1000余次,先后组织892名当地教师来渝研学;在“一区三县”先后实施“净水工程”“明亮工程”“温暖工程”,有效改善了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建设察雅县重庆幼儿园、芒康县重庆幼儿园、类乌齐县重庆幼儿园,并选派多批次柔性教师团队,使当地教学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除了医疗、教育,重庆市工作队还在住房、就业等民生问题上持续发力,累计安排资金3.2亿元,实施脱贫攻坚项目72个,帮助50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有房住”,受援三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协调提供公职岗位185个,招聘163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来渝工作,带动2114名西藏籍人员在渝就业参保;重庆工作队作为17个省市唯一代表在自治区就业创业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

  30年前,类乌齐县的牦牛肉只是当地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销往北京、广州、重庆等30多个城市。

  30年间,重庆市第一批至第十批工作队立足受援地资源优势,帮助类乌齐县建成牦牛全产业链,让类乌齐牦牛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多项品牌认证和荣誉奖项,实现了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增绿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感谢重庆市工作队为我们县修建了双创产业园区,入驻企业不交租金,只需支付企业运行的水电费,节省了投资运营成本。”察雅县矿植物颜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曲珠感激地说。

  在重庆市对口的大力帮扶下,2018年,察雅县扶贫开发产业园(双创产业园)建成,现入驻企业15家,年产值达1.4亿元,不仅使当地手工业由“小而散”向“产业化、标准化”转变,还带动当地25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

  放眼藏东,重庆产业援昌的事例不胜枚举。重庆市工作队聚焦“富民兴藏”发展定位,嫁接“巴渝优势”,孵化“藏东品牌”,将昌都所需与重庆所能相结合,推动昌都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三区一高地”创建工作要求,牵头编制《昌都市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规划》,全力推动“3+4”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在昌都实施虫草增产、青稞深加工、蜂蜜加工销售、贝母种植、藏香猪养殖、牦牛育肥等项目,在渝建成2个昌都市农特产品直销店,实施“昌品入渝”消费帮扶“五进”活动,带动30家企业的300余种产品在渝销售。

  为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产业援昌,重庆市工作队协助建成朗顶康姆、康巴花都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助力开展1个5A、3个4A级景区创建;立足昌都区位优势,推动83家渝企落户昌都。2020年至2024年5月,重庆市工作队专门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引进招商引资项目22个,到位资金27.28亿元。

  ▲重庆帮助类乌齐县建成牦牛全产业链,让类乌齐牦牛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多项品牌认证和荣誉奖项。

  “这是我第一次乘坐飞机遨游天际;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大山见识繁华城市;这是我第一次远行千里收获珍贵友谊……”今年5月,11名芒康县青少年深情地表达了自己跨越1400公里来到重庆参加“渝芒走亲 山水相连”交往交流交融活动的感受。

  2023年,重庆市工作队围绕“交往——行程设计有新意、交流——行诣走访有诚意、交融——行走途中有深意”主题,成功打造“雪域雄鹰培育计划”“渝芒走亲 山水相连”三交品牌。一年多来,“雪域雄鹰培育计划”“渝芒走亲 山水相连”三交品牌已经成为新时代重庆与昌都交往交流互融的美好象征。

  在重庆西藏中学,来自昌都市察雅县中学的藏文老师叶旦加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在重庆西藏中学,除了藏文老师,其他各学科老师均是重庆当地老师,师生们关系都很融洽。”叶旦加告诉记者。

  为了让重庆市优质教育资源更多惠及藏族孩子,2014年秋季,重庆市教委安排部分重点中学面向昌都籍学生开设昌都代培班,迄今已为昌都代培初中生770名、高中生472名。如今,昌都代培班已是重庆市教育的一张响亮名片。

  除此之外,重庆市工作队还策划实施“大手牵小手·民族一家亲”结对帮扶活动,队员成为昌都福利院30个爱心家庭、200余名藏族儿童的“爱心爸爸妈妈”;选派11个县(区)118名村(社区)干部来渝接受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培训;组织宗教界人士、从未走出过大山的昌都农牧民等赴区外参观考察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

  30年来,重庆市工作队注重文化交往,通过百花齐放的文化润昌形式,让渝昌两地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举办昌都市文化旅游专题展,昌都地理、人文等150余张图片、236件(套)实物在渝展出,人民网等36家中央、省级和地方媒体给予报道,现场网络直播观看量超60万人次;

  开展“翰墨传情·渝昌连心”“渝昌一家亲·奋进新时代”“再走路·再叙情”等系列特色活动,锅庄、弦子、热巴等昌都特色文化走进区外;

  开展爱心助学结对帮扶行动,渝昌两地14所中小学结成友好学校,3000余名师生通过远程录播课堂开展教学互动;

  看得见的变化书写在昌都的城镇乡村,看不见的变化刻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内心深处。

  30年来,享受到重庆市对口成果的群众常怀感恩之情,他们把这种温暖的情谊传递在雪山高原间,凝聚成爱国奉献、团结互助的主旋律。